“全球经济发展已进入创新智能领域的新阶段,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正在加速系统性和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变革。”
11月10日,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实验区授牌暨2020年中关村5G创新应用大赛无人机赛道决赛颁奖仪式在延庆举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刘航在现场致辞时表示,全球无人机系统在过去10年里大幅增长,已广泛运用于能源建设以及农业等重要领域,成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在无人机全产业链上优势明显,具体表现在:研发资源丰富,比如我国无人机科研生产单位共有400多家,北京就有50多家,包括清华、北航、北理工、航天三院、航天九院等大量的科研院所;二是产业基础雄厚,覆盖研发、生产、应用、服务整个体系;三是市场需求旺盛,比如无人机在应急救援、环保监测等领域潜力巨大。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刘航
“通过一直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区被航空局确定为全国首批民用飞机驾驶航空实验区,作为应用在无人机机产业的空域协调、检验检测、资质培训、产业集群、产业链布局、产业政策的制定、产品用户方面都带来最专业的指导和最有力的行业支持。”延庆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叶大华表示,延庆区委区政府紧抓冬奥会承办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无人机产业,依托空间优势,打造集生产研发设计办公于一体的无人机创新基地,出台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目前已集聚了航天九院、美团、清航装备、远度科技等40余家无人机及相关企业,组建了国内首个无人机系统第三方检测认证平台,设立公安大学中国低空安全研究中心测试试验基地,启动无人机产业应用保障平台,无人机产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延庆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叶大华
近五六年来,无人机行业在中国和全球传播兴起,中国无人机在最近的两三年更是以30%的速度递增。用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的话说,未来10年,随着5G和人工智能的发展,360行行行都要用到无人机。
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
“未来无人机除了不能生小孩,什么事都可以做,所以说关注了无人机就是关注了中国科技的未来。”他引用业内人士的预计表示,到2039年,仅全球物流无人机市场就可望达到10万亿。
目前,无人驾驶航空器已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已经在方方面面成为了推进社会生产的先进生产力。中国民用航空局殷时军总工程师在致辞中表示,发展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时间紧迫,需要大家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要审慎包容,创造和营造无人驾驶服务发展的良好政策。
中国民用航空局总工程师殷时军
在这些方面,民航局已做了很多创新的工作,包括成立了民用无人机驾驶领导小组,各地区管理局相应的也成立了领导机构。“我们树立了‘四个一’的工作思路:制定一部规章、建立一套分类管理办法、搭建一个运行管理平台、形成一套权威有效的引导机制。在分类管理方面,我们确定的基本管理原则,叫做面向危险场景,基于运行风险,实施分类管理原则。”
他希望延庆无人驾驶航空实验区发挥先行先试,结合延庆的特点,做细致的规划,有序推进。只有运行起来,才能够出经验出结果。“基于我们的实验,要对无人驾驶航空的政策、规章、程序有所贡献,要做到我们的经验国内可以复制,国际可以推广,起到排头兵和领头羊的作用。”
本次活动的举办,旨在探索新时代政府监管服务的新方式,形成促进无人驾驶航空行业管理与社会管理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加快无人机产业与以5G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深度。
今年9月22日,中关村延庆园无人机创新基地开园暨企业签约仪式隆重举行,无人机创新基地正式开园亮相,6家无人机企业当天签约入驻。截止当日,共有18家企业入驻无人机创新基地,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态势。
延庆区的无人机研发生产企业目前涵盖各类无人机研发生产、通信链路、传感设备、检验检测、教育培训、飞行反制等领域。围绕科技服务冬奥,延庆区已举办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对接会超过15场,多家企业已与区应急办等部门合作,共同开展了应急救援、空中巡查、森林防火、3D建模等应用项目。
下一步,中关村将面向无人机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企业需求,抓好政策引导,重点做好几个方面工作。根据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刘航介绍,这些工作包括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重点加强对工业无人机的支持力度,逐步推进与清华、北航、北理工等科研院以及中关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系统研发工作,力争形成一批标准的重点工作。二是推动人力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支持无人机试验及检测工作,服务品牌的建设。三是大力推进新技术的示范应用,助力企业开拓市场,围绕2022年冬奥会等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需求,开展试点应用。四是发挥各方面的比较优势,引导无人机企业形成联动效应。
中国民用航空局正式向延庆区授牌
活动现场,中国民用航空局正式向延庆区授牌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与此同时,世界无人机联合会向北清通航授牌“世界无人机联合会驻京联络处、全国无人机协会合作互助联盟驻京联络处”。
据了解,为有序开展我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点示范工作,根据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实验基地实验区建设工作指引、相关要求,经过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初审,共计50余家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区向民航局报送了实验基地实验区建设申请及建设方案,结合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实验基地实验区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经过预审、答辩及实地考察3个环节的综合论证,民航局批准了首批北京市延庆区等13个无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实验基地实验区。
授牌仪式之后,举行了相关企业的签约仪式,包括理工全盛与北清通航签署“无人机攻防实验室战略合作协议”;北清通航与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华鼎科技、佰才邦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等。
宇辰网注意到,决赛颁奖仪式上,理工全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荣获一等奖,天宇经纬(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荣获二等奖,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网优中心高博文创新工作室及北京航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荣获三等奖,飞诺门阵(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若联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获得优秀奖。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新应用新产品,加速构建无人机产业链创新链,尽快实施无人机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无人机综合实验基地。”延庆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叶大华说。
更多无人机行业资讯,请关注宇辰网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